为进一步提高广大肾癌患者临床诊断及疗效评估的敏感性和准确性,依据肾癌作为一种乏氧实体肿瘤高表达碳酸酐酶-IX的特性,哈医大肿瘤医院PET/CT-MR中心在东北地区率先开展了靶向肾癌碳酸酐酶-IX(CA-9)的临床PET/CT分子成像诊断及评估工作。该工作取得了令人满意的临床效果,诊断准确率高达90%以上。相关临床研究论文已发表在核医学领域的顶级学术期刊《欧洲核医学与分子影像学杂志》(European Journal of Nuclear Medicine and Molecular Imaging)上。
哈医大肿瘤医院PET/CT-MRI中心主任王可铮教授指出,肾癌是一种容易被忽视但又十分常见的泌尿系统肿瘤,常被泌尿科医生称为“沉默的杀手”。传统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如X线、CT、磁共振和超声检查,在对肾肿瘤的良恶性鉴别诊断方面有时效果并不理想,尤其是在肿瘤分期较早且肿瘤直径小于2cm的小肾癌情况下,良恶性鉴别尤为困难,且难以通过穿刺活检进行病理检测。因此,临床上迫切需要一种能够无创早期诊断肾癌原发灶及鉴别转移灶的方法。
该中心在具备《放射性药品使用许可证(四类)》的放射化学室内,采用全自动化合成技术,成功合成了靶向碳酸酐酶-IX(CA-9)的特异性分子示踪剂([18F]AlF-NYM005)。该示踪剂经过哈医大肿瘤医院伦理委员会及医疗新技术管理委员会的批准,为近百例肾癌患者提供了精确的临床诊断和疗效评价,达到了令人满意的临床效果,为省内肾脏肿瘤患者的精准诊疗与防治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无创评估新技术。
依据最新的临床研究数据,该中心研发的碳酸酐酶-IX特异性分子示踪剂展现出高效的合成效率、优异的化学和放化纯度、稳定的制备流程以及良好的安全性。所有参与试验的患者均未出现任何副作用。该分子示踪剂在CA-9阳性肿瘤的原发灶和转移灶中均能迅速被摄取。在临床PET/CT成像应用中,它显示出高灵敏度和特异性、良好的稳定性,且能快速从体内代谢,临床成像图像清晰。与病理对照结果相比,其诊断准确率超过90%。该分子示踪剂能够有效辅助临床医生对肾癌的原发灶和转移灶进行早期诊断、病情评估与监测、以及鉴别诊断。
病例展示:四名肾肿瘤患者接受了碳酸酐酶IX靶向 PET/CT 成像,无创成像结果与病理结果吻合度高
(患者1)轴向PET/CT图像 (A)和最大密度投影图 (MIP) (B)观察到高碳酸酐酶的表达(SUVmax =17.3,箭头所示)。CT扫描显示肾脏不规则的等密度结节 (C)。CAIX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呈强阳性(+++) (D)。
(患者2) 轴向PET/CT图像(A)和最大密度投影图(MIP) (B)观察到中等代谢活性圆形结节(SUVmax = 9.6,箭头所示)。CT扫描显示肾脏边界清晰结节 (C)。CAIX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呈中等阳性(++) (D)。
(患者3) CT扫描显示肾脏混合密度肿块(A),[18F]AlF-NYM005 PET/CT的轴向图像(B)上未观察到异常摄取。在增大的腹部淋巴结(C,D)和骨转移瘤(E,F)中没有发现异常[18F]AlF-NYM005摄取。肾肿块切除术的病理结果为原发性嫌色肾细胞癌 (G),且不表达碳酸酐酶CAIX(-) (H)。
(患者4) [18F]AlF-NYM005 PET/CT图像显示肾脏病变没有摄取 (A)。CT扫描显示相应区域界限清楚的结节 (B)。[18F]AlF-NYM005 PET/CT扫描显示相应淋巴结和骨区域 (CF)中无异常摄取。原发灶定向活检的组织病理学检查显示乳头状肾细胞癌(E)。CAIX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呈阴性(-) (F)。
哈医大肿瘤医院PET/CT-MRI中心是国内最早一批在临床应用PET/CT技术(自2004年起)并率先获得放射性药品最高等级第Ⅳ类使用许可证的机构之一。目前,中心配备了2台高性能的PET/CT设备(包括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五维全息智能数字化PET/CT),年患者检查量超过8000例,累计完成超过9万例PET/CT检查。此外,中心还装备了医用回旋加速器、多功能放射性示踪剂合成装置、FDG专用合成装置、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气相色谱仪(GC)、薄层色谱仪(TLC)等尖端质控设备,能够开展18F、68Ga、11C、89Zr等多种核素标记的分子探针的研发、合成及诊断工作。未来,PET/CT-MRI中心将持续积极地引进世界领先技术,以提升临床服务水平,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