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十八崴按此进入秘密通_伊犁园区2024免费直达官网_深夜十八款禁止视频免费观看

热点关注:  
放射性同位素 粒子加速器 辐照杀菌 无损检测 高新核材 辐射成像 放射诊疗 辐射育种 食品辐照保鲜 废水辐照 X射线 中广核技 中国同辐

辐照加工产业:繁荣之门与破局之道

2017-06-29 12:14          辐射加工
无论是在国际还是国内,作为“绿色加工产业”,辐射(辐照)加工产业的市场前景都非常巨大。美国、日本、欧洲等工业发达国家及地区的辐射加工已经是蓬勃发展的新兴独立产业,而如何推动中国辐射加工产业发展,促进产业做大做强,缩小与国外的差距,成为国内业界当前必须谋求突破的课题。

近日,由中国核学会主办,中国核学会核技术工业应用分会、北京三强核力辐射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承办的“企会合作,推进辐射加工产业发展研讨会”在京召开,院士、专家共同出谋划策,以期推动辐射加工产业更好更快发展。

【纵览】21世纪的朝阳产业

在日前召开的“企会合作,推进辐射加工产业发展研讨会”上,一组数据“惊艳”全场:据美国“管理信息服务公司”调查显示,1995年,美国同位素辐射技术产品的非动力应用对美国经济的贡献达到3310亿美元,为核电(902亿美元)的3.67倍,占美国GDP的4.7%,并提供了395万个就业岗位。日本同位素协会1997年开始为期3年调查,最终结果显示,日本同位素辐射技术的经济规模为714亿美元,是核电(606亿美元)的1.18倍,占日本GDP的1.7%。数据或许略显久远,却在一定程度上向世人展示着辐射加工的“巨大能量”。

一直以来,在核能发展的“红地毯”上,人们自然而然地把更多的目光投向了“颇有明星气质,引发人们关注”的核电站,而同位素与辐射加工如同一个“灰姑娘”,在不经意间被人们所忽略。事实上,没有“水晶鞋”的“灰姑娘”,依旧无法遮掩其美丽。作为新兴加工技术,辐射加工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正向人们展示着自身独特的魅力——安全、高效、节能、绿色。美国核学会原主席Alan E.Walter先生在《射线在宇宙一开始就存在了》一书中说:辐射技术是一项多功能多用途且极重要的能源技术,在农业、医学、发电、现代工业、运输、公共安全、环境保护、空间发射、考古学、艺术等方面广泛应用。2009年,IAEA在一份核技术评价报告中指出:“同位素与辐射是正在为全世界的社会经济发展作出宝贵贡献的领域。”

蓬勃发展的新兴独立产业

任何一项新技术的发展,离不开科学家孜孜不倦地探索和研究,也离不开各方的不断推进应用,以使其不断地走向成熟,服务于人类。原子能,作为人类重要的能源之一,在转身走向民用以来,以其多变的身份,走进人们的视野,展示着其“多重魅力”。如果说,核电是民用核技术中的“重工业”,那么,同位素与辐射技术就是民用核技术中的“轻工业”。“不同于核电站投资大、周期长的特点,辐射加工投资少、见效快,应用范围广。也正是源于这个优势,辐射加工在国际发展中有着惊人的产值,并逐渐走向产业化发展。”辐射防护专家王家驹表示。

辐射加工的发展可以追溯到1895年德国物理学家伦琴发现X射线,而国际上最早将射线用于辐射加工始于上世纪40年代。1964年,英国第一个辐照消毒装置投入使用,1974年,日本第一个食品辐照装置投入运行,昭示着辐射加工开始进入工业化应用。

革命性的技术发展,让各国看到其未来巨大的潜在市场。为了推动辐射加工技术的发展,自1976年起,国际原子能机构每两年召开一次辐射加工国际会议,以交流该技术的研发进展等。另外,亚太地区区域合作、双边交流、国际培训班等各种活动频繁,有力地推动了辐射加工技术的发展。

辐射加工的成长,让各国“尝到了甜头”。以美国为例,1978年,从事该项技术的研究、开发、生产和应用的单位共有2万多个,从业人员有18.3 万人,总营业额172万美元。到1997年底,仅医疗卫生用品辐照消毒的总产值达1200亿美元/年,占全国消毒总量的70%。2004年,美国非动力技术年产值4200亿美元,提供440万个就业岗位。年增长率为20%~25%,效益成本比平均为5~10,而且在逐年增长。巨大的效益彰显着辐射加工的实力与潜能,也逐渐成为政府 “眼中的红人”,并给予政策支持。早前,美国能源部制定了“推进辐照技术计划”,其目的就是由政府出资推动辐照技术发展。

“辐射加工技术具有穿透力强、效率高、杀虫灭菌彻底、工艺过程简单、操作方便、低耗能、高效益、高度机械化、自动化、无污染公害、无残留等优势,因此,近年来得以迅速发展。”业界权威人士、中国同位素与辐射加工行业协会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王传桢说:“不仅在美国,在日本、欧洲等工业发达国家和地区,辐射加工已经成为蓬勃发展的新兴独立产业。”

在国际发展的大背景下,我国同样推进着辐射技术的发展。上世纪80年代,我国辐射加工迎来了大发展。“这一时期,同位素与辐射技术在农业、化工、医疗卫生、食品等行业的应用研究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为我国辐射加工技术步入产业化奠定了基础。”

据悉,截至2013年底,我国从事同辐技术研发与生产的单位约300多家,从业人员约10万余人。预计2014年底同辐产业的年产值约为1000亿元。

“如今,我国已具有相当数量和规模的辐射加工技术装备,而且也正在形成辐射加工开发研究、加工生产、市场销售的产业运营体系。但不得不说,当下,能够从事流通领域的辐照产品较少,要加速产业化发展,就必须大力开发成熟产品市场,加速大型生产企业的建设。” 王传桢表示。

三大领域领跑辐射加工产业

毋庸置疑,技术的革新与进步,势必推进行业的发展。随着辐射加工技术的成熟和手段设施的建立,产业化工业化的规模越来越大,影响的范围越来越广。“尤其是在食品辐照加工、辐射消毒、辐射化工等领域产业化最早,发展最快。”王传桢说。

食品辐照加工:安全清洁的绿色加工方法

食品安全是人类生存的保障。如今,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食品品质、安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保证食品安全至关重要。

多年来,人们探索了多种食品安全保藏方法,如干燥法、化学添加剂保藏、冷藏冷冻法、熏蒸法、罐装法等。这些方法虽然对于保护食品质量、延长保存期有一定的作用,但也并非完美,存在未知的风险。“比如,某些化学添加剂有致癌的风险,盐渍食品也有可能增加高血压的发病率。”王家驹说。

而相形之下,“食品辐照加工,是一种高效、节能、安全清洁的绿色加工方法。” 王传祯说。它不仅可以抑制食品生长,延长货架期,还可以杀灭大小包装、散装、液体、固体、干货、鲜果内部的病菌和害虫,尤其适用于不可加热、熏蒸、蒸煮的产品;怕水解、高温、冻伤,而又不能适用化学等方法处理的产品。“应用范围非常广泛。”也因此,在20世纪中晚期,美国、加拿大、法国、德国、英国以及我国相继开展了辐照食品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但不得不说的是,尽管各国政府和科学家都给予了极大的兴趣和支持,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但因大众的恐核心理,对辐照食品安全性的质疑,一直以来,辐照食品商业化进展比较缓慢。

而事实上,“辐射食品方法是人类历史上研究最多的食品安全处理方法。”王传祯表示。

1970年,世界卫生组织、世界粮农组织和国际原子能机构成立了联合专家委员会,制定了辐照食品卫生国际合作计划,并经过10年分工合作研究,最终得出结论:“任何食品总体平均吸收剂量高达100万拉德,没有毒理学危害,不再要求做毒理学试验,同时在营养学和微生物方面也是安全的。”

无独有偶, 1984年,我国成立了辐照食品安全性评价专家小组。在卫生学、营养学、毒理学、动物食用实验的基础上,作了大量人体试食实验,并最终得出结论:辐照食品安全。

而据美国疾控中心调查显示,在美国,如果50%的家禽肉、碎牛肉、猪肉,以及加工过的肉进行过辐照,那么由传染性细菌造成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将会降低25%。

大量实验证明了辐照食品的安全性。可以说,“辐照是食品抵御病毒的最后一道也是最有效的屏障。”王传桢说。

但这还不是阻碍其发展的所有问题。美国对于辐照食品的态度,也是影响辐照食品商业化发展的因素之一。20世纪60年代,美国将辐照加工作为食品添加剂写进立法中,拒接承认国际辐照食品专家组得出食品辐照是一种工艺手段结论,大大滞碍了食品辐照加工的发展。好在,2000年,美国一改之前的态度——认为食品辐照是加工工艺,不是添加剂,并发布了一系列法规批准了多种食品的辐照,为食品辐照加工的发展注入了一剂助推剂。

“现在,全世界已有57个国家和地区的政府或国际组织,批准了230多种辐照食品可以上市。这让人们看到其发展的良好前景,但必须要说的是,辐照食品商业化发展,依旧有待推进。” 王家驹表示。

辐射消毒:辐射加工领域中“龙头产业”

消毒灭菌由来已久,且不乏多种方法:高压蒸煮法、化学熏蒸法、紫外线消毒法、臭氧消毒法等,这些方法虽然在各自的行业中行之有效,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或者消毒灭菌的可靠性不足以保证,或着操作工艺复杂,难以实现规模量生产,或者只能进行表面消毒,无法杀死物体深部的微生物。”王家驹说。也因为此,这些方法正在或将面临被淘汰的命运。

而辐射消毒,作为一种有效的灭菌方法,具有独特的优势:具有很强的穿透能力,在一定剂量条件下可以杀死各种细菌微生物。“也就是说,被处理的物品可以预先包装好。而在密封的状态下,被灭菌材料可长期保存。”王传桢说。

“目前,在国际上辐射消毒主要应用于医疗用品,尤其是一次性医疗用品。”王家驹介绍。而在这个领域,辐射消毒显现出极大的优势。据国际统计材料显示,1立方米的医疗用品辐射消毒费用为0.4美元,而加热法则需要1.8美元。而在能耗方面,加热法更是比辐射法高几倍。

成本的优势以及良好的功效,使得该产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并成为辐射加工领域中“龙头产业”。“近年来,欧洲70%以上的医疗用品采用辐射消毒。”王传祯说。而据加拿大原子能有限公司统计,1984年,世界上共有工业辐照装置135个,其中用于辐射消毒的有120个。

多年来,我国辐射消毒的研究取得了不少成绩。而且,现在全国大部分辐照装置的主业都是医疗用品辐射灭菌消毒。“每年,我国生产的一次性辐照霉菌的输液器、注射器超过1亿套。”王传祯说。

辐射化工:“高精尖”或“接地气”的应用

不同于食品辐照加工的“接地气”、辐射消毒的“规模生产”,辐射化工作为一种新型的化学工艺,适宜于多品种、少批量、性能特异的产品开发和生产。这看似“小众”的产品,却有着 “高精尖”或“接地气”的应用领域,突显着其不可替代的作用。

王传祯解释:“辐射化工包含了众多的产品,因其在改善材料性能、甚至常照新型材料方面的作用,受到世界工业发达国家的普遍重视。”

辐射交联聚乙烯电线线缆,可以说是辐射化工中的“明星产品”。“它在120℃下可以无限期使用” ,因此,被广泛应用于飞机、宇宙飞船、汽车、计算机等设施、设备中。美国明确规定,飞机所使用电缆必须100%采用辐射交联产品。该产品的广泛而硬性需要,使从事相关产品的企业取得了可观的收益。“目前,全世界有30多个国家的超过100家工厂在生产该类产品,美国的RayCHem公司最大,年产值5亿美元。”王传祯说。

但不得不说的是,目前,国际上厚绝缘高压电缆的聚乙烯辐射交联工艺仍未过关,相关机构也正开展相关研究,谋求突破。

辐射化工中另一个值得一提的产品是,木塑复合材料。“该材料的生产技术是利用劣质木材代替优质木材,有助于解决优质木材匮乏难题,其前景十分广阔。”

为此,近年来,我国相关部门积极开展辐射法制备木塑复合材料的研究开发,并取得了多项成果,但遗憾的是,始终没有形成工业生产规模。事实上,截至2005年底,我国直接从事木塑复合材料研究开发、生产的企事业单位已逾150家,不过均采用的是化学法方法。“化学法制备的木塑复合材料性能,远不及利用辐射法制备的产品的稳定性高。”

2005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加快推进木材节约和代用工作的意见》,要求加强政策引导,加大技术支持力度。而“根据中国和世界木塑行业的发展,该项技术的实施必定取得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王传祯说。

有了政策上的支持,加上产业发展的良好前景,想必木塑复合材料产业化发展,指日可待。

事实上,辐射加工应用远不止这些。它在其他领域还有着广泛的应用天地,如商品养护、辐射处理污染物、农业应用、开发新材料的应用等。它以其自身的能量,或守望传统行业,或跻身新兴领域,为人类社会的发展贡献着力量。

结语

可以说,每一项新技术的开发发展要经历技术青春期、技术成长期、技术成熟期,进而走向衰落。辐射加工,在几十年的发展中,逐渐走向产业化发展,并在各国的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与人们的饮食安全、用药安全和环境改善等健康生活问题息息相关,为社会的公共医疗卫生事业和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作出了积极贡献。而随着人们对食品、药品安全的不断重视,随着调味品、脱水蔬菜、冷冻海产品、宠物饲料等行业出口量的大幅增加,以及国民对食品辐照安全性的不断认知和国民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可以预见,未来,辐射加工技术在我国将得到更加蓬勃的发展,可以说,辐射加工将是 “本世纪的朝阳产业”。

【探析】中国产值做大做强的“良方”

事实证明,从上个世纪40年代射线被用于辐射加工研究起,历经70余年的发展历程,辐射加工技术已成为核技术应用领域最不可忽视的市场。当下,美国、日本、欧洲等工业发达国家的辐射加工更是蓬勃发展的新兴独立产业。从前文提到的美国同辐产业产值数据可看到,同辐效应的价值不可小视。而最新的一份信息显示,2014年,美国同辐技术的产值或将达到6000亿美元。

相比国外庞大的“同辐蛋糕”,中国明显落后

毋庸置疑,这样的增长率和其中蕴含的市场容量,对于核工业而言,是一笔甚至比核电产值规模还更具诱惑的“大生意”。但遗憾的是,与国外“突飞猛进”的同辐技术产业相比,中国的辐射加工产业差距不小,由于种种原因,同辐技术在中国未能“全面开花”。据业界权威人士、中国同位素与辐射加工行业协会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王传祯透露,2010年,中国的同位素和辐射技术产值为600亿元人民币,预计2014年这个产值可能增加到1000亿元人民币。显然,即使是增长的趋势,中国的辐射加工的偏小产值比起国际上发达国家的庞大“同辐蛋糕”,仍有着巨大的鸿沟。

“不是中国不需要同辐技术或者是没有市场,相反,中国潜在的同辐市场很巨大,食品、医疗等行业蕴藏的同辐效应,还没有被真正释放出来。今后10年,中国在辐照食品、辐照消毒、材料改性、废物处理、辐照检疫等领域,将迎来大的市场。”王传祯说。据了解,其实这几年来,随着国际环境的改善和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国的辐射加工产业发展迅速,特别是在长江、珠江三角洲和环渤海地区,作为一项崭新的高技术产业,我国也已具有相当数量和规模的辐射加工技术装备。“但在产业化和市场拓展方面,我们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我留意到一个数据,美国1997年辐照消毒产值已达1200亿美元,占全美消费总量的70%,而中国现在的辐照消毒仅占全国消毒总量的15%。”国家核安全局三司副司长康玉峰在日前召开的“推进辐射加工产业发展研讨会”上表示。

掣肘中国同辐产业化的“内外部问题”

那掣肘中国同辐产业发展的问题具体在哪?记者从上述论坛中获悉,一是中国的辐照产品市场开发还不够充分,辐照商品也相对较少。辐照加工的许多产品,如热缩材料辐照交联电线电缆以及医疗用品的辐射消毒等在国外已迅速发展和大量应用,并且以每年25%的速度增长。而在我国的许多地区,对辐射消毒的认知有限,导致市场占有率低下,“甚至有一些在国内建厂的跨国公司,仍然把产品运往国外辐照。”康玉峰说。

其次,中国的辐射工艺技术开发不够,特别是工艺技术向产品化商业化的转移,能形成生产能力的开发乏力,导致了装备不配套与应用的“跟不上”,加上辐射加工的技术装备,比如γ辐照装置电子加速器的一次性投资比较大,各界难以下决心出资投建。此外,中国的辐照技术力量相对差,虽然我国的辐照研发始于上世纪50年代末,只比国外晚起步大约10年时间,但我国辐射加工的主要力量集中在科研院所或高等院校,而大量的产业化生产却在工厂企业中,造成了生产第一线的基层技术薄弱,与此相反,科研院所的技术能力受制于市场开发不足的影响,导致产学研脱节,以至于生产运行、产品销售、技术服务等各方面都不能适应和满足产业化的需求。

值得留意的是,除了辐照产业内部自身的这一些问题之外,产业外部的“环境机制和顶层设计”也困扰着其大步前进。北京三强核力辐射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彭伟告诉记者:“一是国家在政策上、舆论上以及财力上,对辐照产业的支持还不够,很多人对辐射还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误读甚至是排斥;二是我国目前的辐射加工管理法规和技术标准不完善,未能配套,对促进辐射技术的发展和保证向产业化健康所急需的一些法规标准还没有制定,有的制定了还得不到很好的贯彻,比如医疗辐照用品的质量控制和检验标准等。”彭伟透露,作为目前国内3家具有辐照设备设计资质之一的北京三强核力辐射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在技术研发和市场推广方面,正因为国内相关政策和标准的缺失而变得“非常尴尬”。“有一种有力使不上的感觉,只能靠企业自己边走边看。”

做大做强的“必由之路”

如何破解面临的诸种困局,促进产业做大做强,由此也成为了业界当前绕不过的现实之需。8月中旬,由中国核学会组织召开的“推进辐射加工产业发展研讨会”,最重要的目的就是为了寻找破题之道,参会的中国科学院院士王乃彦、中国工程院院士胡思得等专家学者均提出相应的建议。

胡思得说:“核技术应用大有可为,这其中辐照市场更是巨大。我们现在很多的医用同位素器械主要还是进口,其实国内的设备实力不差,应尽快建立起厂商、用户与技术研究单位之间的合作关系,疏通渠道,让辐照产品实现‘本土化’。”他认为,辐照产业可以借鉴别的行业,科学设立相关的专家工作站,方便研究院所为产业下游输出智力支持。王乃彦表达出了同样的看法:“现在我们产业的技术基础研究与产品生产、市场销售之间是脱节的,而且隔得很远,要搞产业化,就必须得有强有力的联动力量,集中优势,形成关键技术,并确保技术具备稳定的产能和效应,这样才能产生拳头般的合力。同时,还应注意把辐照技术与传统的核应用技术结合起来,通过升级和改造,实现技术的规模化转化。而且,我们要积极推动我国辐照产业发展列入国家‘十三五’规划。”同时,与会的相关人士告诉记者,辐照产业现在还没有专门的归口主管单位,国防科工局、核安全局等单位有相应的管理职能,但“业务边界有些模糊,多头分散管理,各管一截”的现状,很不利于产业的发展……“国家要尽快出台相应的政策引导和发展方针”成为了此次会议的一个强烈共识。

而在康玉峰看来,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应值得业界关注。“任何产业的规模化发展,都一定是有需求性的,辐照产业也不例外,从一定意义上说,必须从营销的角度去思考产业发展之策,切实激发潜在的需求,让其成为真正的市场,避免‘有价无市’。我们应多跟食品行业、医疗行业、化工等相关部门、协会及时沟通,推广宣传我们的产品,真正让用户和消费者认可辐照产品卫生、环保的价值。”对此,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二所副总工程师郝樊华深有体会。郝樊华介绍,该所曾经为某电缆公司研发一项辐照产品,但最终由于“闷头做事”忽视了市场变化,导致产品成本过高,电缆公司无奈之下只能放弃。郝樊华说:“营销确实是当下不可回避的一件事情,但营销要怎么做,本身也应好好研究,科研人员直接转换为营销人员,是否可行,是否合适,也要权衡清楚。”

此外,与国家当下积极推进的混合所有制经济相同步,辐照产业要学习国外先进的发展经验、“充分利用资本市场”也是与会人士热议的话题。由于历史原因,包括辐照领域在内的整个核工业体系,资本的融合和市场化运作都是弱项,但随着改革的逐步深入,市场化已是大势所趋,借助资本这个杠杆,调动产业内外的积极性,已是辐照产业做大做强的一个必由之路。

显然,这些建议和想法,不管是对产业内部的自我审视还是对外部环境的诉求,均是“对症下药”的良方,亟待相关部门落实。综合起来,以下几点是难题破解的路径:政府部门加强顶层设计,促进我国辐照产业发展列入国家“十三五”规划;相关企业应转变观念,增强市场开发意识,以产业需求为导向,加强资本整合,主动引导适应产业升级;业界相关部门加强辐射加工的科普宣传……相信这样的路径厘清,如能坚定贯彻,中国辐照产业做大做强的未来图景,应不遥远。

【延伸阅读】我国辐射加工产业发展简记

有专家曾把每一项新技术的开发发展概括地分为4个阶段:技术青春期,这一阶段的投入大于产出。技术成长期,这一阶段投入等于产出。技术成熟期,这一阶段产出大于投入。技术衰落期,这一阶段产出下降逐渐等于或小于投入。目前,国际辐射加工技术正处在技术成长期和技术成熟期之间。美国、加拿大、欧洲等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同辐产业已是一个新兴的独立工业体系,一些大型的专门从事辐射加工产品的跨国公司、集团公司纷纷建立。

中国的辐射加工,也历经了四个阶段:

起步阶段,20世纪50年代末期至1965年。这段时间是我国辐射加工技术的开创时期。主要是建立机构、培训人员、准备条件、开展研究。辐射技术是与同位素技术分不开的。据不完全统计,这一时期全国共举办各类同位素技术短训班达十余期,培训专业人员400~500人。并在中国科学院、中国农业科学研究院和医学科学院建立了专业研究室,各大学相继开设了核专业课程,在一些产业部门也先后开展了同位素与辐射技术的应用研究。1958年,生产出第一批放射性同位素,共33种。1963年,第一个辐射化学中间试验基地在吉林省动工兴建。

停滞阶段,1966年~1975年。这一时期除了同位素生产和在医学上的应用及辐射育种外,辐射技术产业领域中的应用受到影响,处于停滞状态。

复兴阶段,1976年~1981年。这一时期,同位素应用特别是辐射技术的应用在各地区、各部门普遍展开,并取得了许多可喜的成果:1975年之后,全国先后在河南郑州、四川成都、山东济南、天津等地成立了食品辐照保藏研究协作组,1982年上海也成立了辐照食品研究协作组。1980年10月,卫生部在成都召开“全国辐照食品卫生标准会议”,到会专家提出了“辐照食品卫生标准试行草案”。

大发展阶段,1982年至1988年。这一时期是我国同位素应用特别是辐射技术应用技术的发展高峰期,同位素与辐射技术在农业、化工、医疗卫生、轻工、食品等许多部门、行业的应用研究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1982年国家相关部委联合在北京召开全国同位素会议,同位素与辐射技术列入国家“六五”攻关项目。之后,在北京、四川、哈尔滨、杭州等地建成了一批技术装备先进的科研型γ辐照装置。并在北京、上海、郑州、南京、大庆、天津、兰州、西安、长沙、深圳等地先后建造了20多座示范型和工业型的大型辐照装置。同时,热缩材料、聚丙烯酰胺、交联电线电缆等一批辐射化工材料投入工业化生产,并先后在吉林、北京、上海、四川等地建起了10多台辐射加工用电子加速器。

据相关统计显示,2010年,我国辐射加工行业三大领域辐射化工、食品辐照加工及医疗用品消毒灭菌、辐射加工装备及检测设备的产值分别为:110亿元、180亿、60亿元人民币,预计2015年上述数值相应增长到180亿元、360亿元、140亿元人民币。

我国已具有相当数量和规模的辐射加工技术装备,现有大小装置140多座,用于商业化生产的设计装源能力为 30万居里以上的有120多座。近年来,我国辐照加工用电子加速器发展很快,现全国有辐照加工用电子加速器200多台,总功率近6000kW。上世纪时,其大多数由国家有关部门投资或企业自筹资金建造。近几年来,我国辐照用电子加速器向企业发展,引进了几台大功率电子加速器用于辐照加工的开发生产和烟道气处理。但与国外先进国家如美国、日本、俄罗斯、欧洲等相比,我国的辐照加工电子加速器还有较大的差距。



推荐阅读

太空育种,究竟是什么神奇育种术?

我们国家三位航天员搭乘神舟十二号顺利升空,这次升空意义重大,标志着我们国家航天事业又向前迈进一步。这次神舟十二号还将一些地球上的种子带入太空,就是我们平时经常听到的一个词——太空育种。那么究竟什么是太空育种呢?太空育种出来的植物会如何呢? 2021-06-18

科技之光|X射线:人类延伸之眼

X射线是人类延伸之眼,带领人类看到了肉眼不可见的微观世界、内部结构。除了医学领域的应用之外,X射线还被广泛应用于晶体结构的分析以及工业等领域。 2021-06-13

内照射常见防护措施有哪些?

随着原子能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应用范围的增加,接触放射性物质的职业工作者越来越多,放射性废弃物污染也可能会对公众造成伤害。为保障自身健康,多了解放射卫生防护知识,提高对照射危害的认识,加强放射卫生防护也就越来越重要了。本篇主要讲述造成内照射的原因及内照射常见防护措施。 2021-06-11

科普:5G与基站辐射

很多人都谈“辐”色变,基站辐射真的有那么可怕? 相信这个事儿你一定很关心! 今天我们就来科普一下关于电信中的5G及辐射,你知道多少呢? 2021-06-11

【科普】关于“放射性废物”的那些事儿

伴随着原子能工业发展和放射性同位素的广泛应用,放射性废物日趋增多,如不经处理或处理不当而外排,会使环境遭受放射性污染,不仅影响动植物的生长,恶化水体,且危害人体健康,甚至对后代产生不良影响。因此,放射性废物的排放和处置不仅受到国家的严格监管,在国际上也受到严格控制。 2021-06-09

阅读排行榜
杭锦后旗| 上蔡县| 启东市| 富蕴县| 东辽县| 抚远县| 延寿县| 丹寨县| 湘阴县| 包头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