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子刀”旋转机架进行出厂装配调试
发布会后,记者来到光谷生物城,先后走访即将交付的武汉国家人类遗传资源样本库、高端生物医学成像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正在紧张建设的华科大国际医学中心,并采访多个高端生物医学装备项目主要负责人。据介绍,全球首台肺部气体磁共振成像系统、国产“质子刀”等一批具有首创意义的科研成果,将在华科大国际医学中心陆续投用。
汉产装备将促质子放疗大降价
质子放疗,是目前国际公认的最前沿、最理想的肿瘤放射治疗技术之一,被称为“治癌利器”。此前,质子治疗装置长期被国外垄断。
华科大国际医学中心质子治疗中心主任邓建春介绍,为了打破国际垄断,自2016年9月起,华中科技大学开始联合华工科技等多家单位启动国产“质子刀”的研发工作。目前汉产“质子刀”的核心部件均已完成试制加工,正在进行出厂装配调试,这些部件预计于今年年中将运送到质子治疗中心进行安装调试,预计2022年底将开始临床试验。
如试验进展顺利,汉产“质子刀”预计将在2023年底获批上市投用。这一装备投用后,有望降低质子治疗装备价格约30%,降低设备的维护费用约50%,并带动质子放疗大幅降价,最终替代进口产品。
一口“仙气”点亮肺部黑洞
在高端生物医学成像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内,记者见到了中科院精密测量院研发的全球首台肺部气体磁共振成像系统。
临床上,用于检验肺部疾病的影像设备有X光、CT和PET,三种设备均具有放射性。它们都只能获取肺部的静态影像,无法检测出肺部通气功能、气血交换时间等关键生理指标。于是,能够对人体器官功能进行成像的磁共振技术,便成了检验肺部疾病的最佳选择。
然而,人体的大部分组织,在磁共振中都可以成像,唯独肺部呈现出来的是大面积的黑色,犹如深不见底的黑洞。要把这个黑色空腔区域“点亮”,就需向肺部注入无毒无害且能提供高强度信号的气体造影剂。经多年研究,中科院精密测量院研究员周欣发现,无毒无害的“氙-129”能够产生磁共振信号,且资源丰富,是理想的气体造影剂。但普通的“氙-129”气体其信号强度却远远不够, 此后,周欣团队又通过自主研制的超极化装置,把气体磁共振信号增强了数万倍。
2015年9月,这一系统成功扫描了我国首例人体肺部超极化气体磁共振影像。去年年初,这一系统被获批进入金银潭医院、同济医院应急使用。
去年9月,该系统的核心装置之一“医用氙气体发生器”获得了医疗器械注册证,系统的另一核心装置进入国家药监局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评通道,预计今年年内将获批注册。届时,患者只需穿上一个特制的马甲射频线圈,像喝牛奶一样,把氙气吸入肺部,然后屏住呼吸,再穿上一个特制的射频线圈马甲,经过几秒钟的扫描就可获得磁共振影像。
国家人类遗传资源库上半年启用
记者来到位于光谷生物城的武汉国家级人类遗传资源样本库启动区,该样本库工作人员正在生物安全柜内对采样管中的样本开展处理和分装。小拇指大小冻存管管身上印有数字码和条形码,底部还印有二维码。武汉生物样本库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杨中正博士告诉记者,三码合一的冻存管搭配样本信息扫描设备及信息管理系统,将准确无误地保证样本和临床信息的一一对应,方便溯源。
杨中正告诉记者,目前样本库启动区已储存血清、血浆、PBMC、尿液、粪样等各类生物样本,这些样本目前根据各自存储要求,正分别存放在超、深低温冰箱或气相液氮罐中,启动区整体的存储能力可达20万管。
在武汉国家级人类遗传资源样本库一期大楼,工作人员正在完善内部装修,并搬入样本暂存、预处理、储存等各类设备。杨中正博士表示,样本库一期今年上半年建成投用后,将实现1500万管样本保藏和30PB样本相关信息私有云存储及数据综合处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