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氟多巴PET(成像设备)显像设备检测‘多巴胺能神经元减少’,可极大提高帕金森病早期诊断的准确性,减少患者的误诊、误治。”十年前,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以下简称中山一院)核医学主任张祥松教授所在的医院在全国率先探索借力核医学实现对帕金森病的早期诊断。
4月25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张祥松表示,作为现代医学的新兴学科,核医学在精准医疗层面发挥关键作用,能更早期洞察疾病分子层面的信息,辅助临床研究攻克阿尔兹海默病等神经病学、肿瘤学和心脏病学的重大疾病。
当前,对于疾病的临床观测,更多处于细胞结构层面的改变,而细胞分子状态层面,能更早期、精准地预测疾病走势,成为精准医疗发展的重要趋势。
“精准医疗的精髓就是‘个性化’+‘靶向’,要实现这个目标,就必须应用到核医学分子影像技术。核医学分子影像技术的核心,则是各种基因、蛋白、代谢分子构成的‘靶向’分子探针(即‘核药’),与疾病的起源、发展、归化和个性化差异息息相关。”GE医疗诊断药物部核药业务总监邹柯用了一个形象的比喻,他说,如果把核药比喻成一颗由“弹体”与“弹头”组成的“巡航导弹”,以18F-FDG为例,FDG就犹如“弹体”,利用了葡萄糖代谢的特点,大量聚集在肿瘤细胞内,“弹体”可以在人体内自动导航,去到特定的细胞,不同的核药进入不同类型的细胞;18F-FDG中的18F就犹如一颗发光“弹头”,当在特定细胞聚集后,发出180度的γ光子,被PET(成像设备)所接收。
“精准医疗的核心是围绕分子标记物来进行精准诊断、精准的治疗、精准的愈后,核医学的主要内容就是是来检测这些分子标记物,且是目前最可靠、最方便一个手段,如果用得好可以解决很多涉及老龄化等社会问题的重大疾病诊治。” 张祥松说。
中国老龄化一直在加速。在可预见的未来,带病生存的中老年人将越来越多,心脑血管、神经病学疾病、恶性肿瘤等重大疾病的高发态势不容乐观。
尤其是癌症,我国每年约430万癌症新发病例。“早一点、再早一点发现病灶,尤其是精准定位原发病灶,是核医学相关产品所有能够做到的,这有助于提高肿瘤患者生存率及生存质量。”邹柯说。
有关统计数据显示,目前中国有接近300万帕金森病患者,65岁以上老年人的患病率为1.7%。“我们曾经遇到过一个帕金森病患者,误诊为其他疾病前后治疗了6年时间,在很多医院就诊过,其中也不乏三甲医院,这个过程当中病人非常痛苦,治疗花费很大,还有医疗资源的浪费。其实帕金森病发病机制就是中枢神经系统黑质-纹状体多巴胺神经通路受损,我们核医学就有检测多巴胺神经功能的探针,可以在帕金森病患者出现运动症状之前10-20年通过核医学显像检测到患者多巴胺神经功能是否受损。目前技术已经是非常成熟。”张祥松说,如果能够早期发现、诊断的话,很多浪费的经济和社会资源都可以避免。这是一个很典型的突显核医学诊断优势的例子。”
在GE医疗中国核医学业务总经理高伟看来,推动核医学的发展,关键在于形成产业生态。目前很多生物医药产业已在此方面率先进行布局。像GE医疗的“One MI分子影像一体化临床科研解决方案”,即“One MI生态”,就是面向核医学发展而生的。“该生态由‘五维一体’组成:设备创新、科研合作、药物开发、人才培养和服务体系,提供精准医疗的一体化解决方案。”高伟补充道。
“基于核医学技术和设备构建的分子影像中心,对于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提升和打造县域医疗中心来讲,意义非凡。”高伟表示,比如从肿瘤治疗来看,TNM分期是国家卫健委《2021年国家医疗质量安全改进目标的通知》中十大目标之一,核医学科构建的分子影像精准诊疗能力可以明确肿瘤的TNM分期、指导治疗和效果评估。对于县级医院和三四线的地级市中心医院而言,能够极大助力实现“大病不出县”的目标。